022-59621127
18502219957
在礦山治理與地質災害防治中,采空區注漿站的核心任務是快速、精準地完成漿液制備與灌注。傳統注漿站常面臨制漿效率低、粉塵污染大、數據管理粗放等問題,而現代智能化注漿技術通過一體化設計、精準控制和遠程管理,正在徹底改變這一局面。
高速制漿技術:效率與環保的雙重突破
采空區注漿站的核心設備是高速渦流制漿機,其采用密閉式撬裝結構,制漿量可達120m3/h,密度調節范圍覆蓋1.0~1.8g/cm3。與傳統設備相比,其優勢在于:
零污染作業:全封閉設計杜絕粉塵外溢,噪音控制在行業**標準;
雙模式制漿:支持分段稱重與連續跟蹤制漿,精度誤差≤0.5%,滿足不同地質條件需求;
低能耗運行:37kW電機驅動,能耗較老式設備降低30%。
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效率問題,更符合綠色礦山的環保要求。
智能控制系統:從“人盯現場”到“無人值守”
注漿站的智能化水平直接決定工程可靠性。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統包含三大模塊:
中央控制臺:通過工控機實時顯示工藝流程、設備狀態,支持手動/自動切換,參數設定后即可全自動制漿;
數據監測網絡:雷達料位計監測水泥倉存量,超聲波檢測漿液液位,壓力、流量、密度數據同步分析并儲存,形成可追溯的數據庫;
遠程管理功能:數據遠傳至手機APP或礦務管控平臺,實現異地監控與故障診斷,為無人值守提供可能。
采空區注漿站的技術革新,本質上是將“粗放施工”升級為“精密工程”。從高速制漿設備到智能化總控系統,每一步都直擊行業痛點。未來,隨著5G與物聯網技術的滲透,注漿站的遠程協同與自適應調控能力還將進一步突破。